指弹中国FingerStyle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验证严格,理由请充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49|回复: 21

一个摄影帖子引发的关于吉他器材的深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4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phone 于 2010-9-4 23:24 编辑

国内与国外摄影爱好者的区别
1.风光照
外国论坛:请教这张的后期制作方法?因为我觉得这张花朵的颜色很好,并没有像我拍的那样产生红色溢出。然后就是LZ回答,教程之类的..
中国论坛:什么镜头拍的?毒!德味!大师!学习了!

2.人像照
外国论坛:请教这张照片您是如何做到在室内拍人像时候能够如此清晰地把窗外树的影子做为背景的?你在院子里布光了么?然后就是LZ回答,贴图解释布光过
程..
中国论坛:什么镜头拍的?毒!德味!大师!学习了!

3.植物照
外国论坛:我一直想要拍摄前景清晰背景运动照片,请问您如何做到的?LZ回答如何拍摄运动中的微距照..
中国论坛:什么镜头拍的?毒!德味!大师!学习了!

4.宠物照
外国论坛:你好,我家里也有一只同样品种的狗狗,但拍摄时候总动。我在想您用什么方式对它进行布光?因为我好像听说用闪光灯对宠物的眼睛并不好。之后LZ
进行解释,并推荐了几款廉价的灯光设备..
中国论坛:什么镜头拍的?毒!德味!大师!学习了!

5.纪实照
外国论坛:感谢作者能够让我们体会到从未体会过的状态,先前我一直对这些群体的人抱有反感,现在看来是我的不理解造成的。LZ表示感谢关注,如何如何..
中国论坛:什么镜头拍的?毒!德味!大师!学习了!

6.人体照
外国论坛:太神奇了,我都没有发现在光线的作用下我们的身体可以这么奇妙,即便是皱纹也显得那么有吸引力。LZ开始解释拍摄意图和技术..

中国论坛:求套图
指弹中国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指弹中国官方微信

揭开指弹的秘密,每天为你分享一段指弹资讯!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开心看到这个转帖,深思了一下,这种摄影界的现象,和吉他还有其他的乐器的现象,如出一辙,遇到了好听的录音,往往首先先想的设备如何如何的好,而不去问作者怎么控制的音色,怎么处理的细节……大家都该反思一下
发表于 2010-9-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高清。。。。。。。。。。。。。。。{:2_63:}
发表于 2010-9-5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好解释。中国民众大多还不富裕,再加上汇率问题,像摄影、吉他这些器材国外大多入手并不困难,但在中国绝不是普通大众能随意消费的。所以有不错作品放出时,国人习惯性先是对比器材,看到器不如人时也自然会把差距归于器材而忽略其他方面。也只有首先满足了器材需求人们才会把注意力放在技术方面。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大家都能随意买马丁,泰勒这些琴,那谁还会一天不厌其烦地讨论它们呢?
发表于 2010-9-5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弹琴猪 于 2010-9-5 00:34 编辑

哎呀,好像又回到我先前发的一个贴子讨论的问题了。如果大家都用的合板琴,轻弹重弹都一个音,再重点就劈了。琴本身就无音色可言,更体现不出细节。那还哪里谈得上音色控制和细节处理呢?有些东西只有亲手摸过才会有体会的。这个时候你说的再生动再详细,没有体会就是无法理解的。
这个是我弹了十年合板琴,最近换了单板琴得出的体会
发表于 2010-9-5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2_56:}单板琴啊
发表于 2010-9-5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在技术和资金同样有限的情况下还是多 考虑下技术怎么提高效果好点。 马丁,泰勒这类的琴确实不是说买就随便买的起的,但是2000千块左右的面单大多数人还是有能力拿下的。2000的面单至少比几百的合板琴好多了,技术好点的人也能弹出动听的曲子。张利老师说的,他能把2000千的琴弹成2万的琴,也可以把2W的琴弹成2K的。有把好琴,都是大家的梦想,但是有好技术才是最终的归宿。
发表于 2010-9-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影和吉他还是有差别。一个是视觉,一个是听觉。摄影是直接能看到的,在坛子里拿出来讨论也非常直观,但是吉他如果不做视频的话,想用文字描述出那个地方该怎么弹,哪里该注意什么,实在是困难。而且,摄影作品是一个画面的,视频时有无数个画面。要仔细分析的难度确实比摄影作品大了不少
发表于 2010-9-5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够认真吧。老想用好设备偷工减料,我就这样...
发表于 2010-9-5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思确实应该,但之后呢?这里面牵涉的不仅仅是学习的态度,还有很多实际的情况!
一个好的吉他手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吉他老师!肚子里有货倒不出的人多的去了!但咱也不能怪人家不是?而且人家没有必须回答的义务!!!

举列说下:我一个多月前玩的吉他,在之前很爱好高清!记得那个时候对高清某些加工技术产生好奇,于是也跟帖想学习学习!有的时候人家解释了,咱基础差看不懂!高手的解释也许是很笼统的,也许对一个基础不错的人来说可听懂,但作为一个新人就难以了解了!有的时候人家根本就是不说!我昏!怎么办?自己想办法慢慢学咯!等等此类……

真的,有的时候不是自己用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现实中很多事情都不是这样的!我的本意不是想诋毁LZ正确的观念,可现实的确像我说的这样!请LZ原谅我思想的灰暗!
发表于 2010-9-5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咱得富有,能有满足咱们的器材,才有技术讨论的意义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思确实应该,但之后呢?这里面牵涉的不仅仅是学习的态度,还有很多实际的情况!
一个好的吉他手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吉他老师!肚子里有货倒不出的人多的去了!但咱也不能怪人家不是?而且人家没有必须回答的义务 ...
oldwolfzj 发表于 2010-9-5 15:16


这哪儿是灰暗的思想,这是真理之前的声音啊~~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咱得富有,能有满足咱们的器材,才有技术讨论的意义啊
calvinlee1988 发表于 2010-9-5 16:33



去问问那些中国的好多民间的高人们,他们开始是以什么器材开始的,等必须器材达到一个心中的顶峰了再开始磨练技术的话……就是器材控了

我就是很好的例子,我的器材不差,但是技艺很差,这就是个纠结的问题
发表于 2010-9-5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LS的朋友!谢谢你看的起我!

我个人认为技艺的高低和金钱没什么直接关系!说句难听的,有的人就算是练一辈子也没什么成就!你别那么谦虚,技艺差?哪种才叫差???对自己要求越高,就会感觉自己约差!就像一个圆圈,圈内是自己知道的知识,圈外是自己不知道的!圆圈越大约感觉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多!!!

看样子你应该条件不错,既然器材都不错了,技术的问题我认为就只能是练习了!既然自己没什么动力能练的好!那是不是可以考虑想个什么办法让自己有动力啊!就像一般的爱好者,纯是爱好的那种,本来就是自学,当练到一个坎的时候就停止不前了!很难突破!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有人来点拨一下!找一好点的老师吧!我相信没有人是可以自学成为大师的!多吸取别人优秀的经验对自己绝对是没有坏处的!
如果是我的技术提升到一个阶段停止不前,而我又无能为力的时候,我就会考虑拜师学艺!
发表于 2010-9-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挺好,特别是常逛某鸟,某影摄影论坛的朋友,一定发现里面炫器材是主流。在玩乐器的人里面也是,很多人习惯用人使用的器材衡量这个人的水准。虽然这是很让人不快的情况,但我也相信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存在这样的环境,只是它是主流与否的区别。
对自己,我至少独善其身,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9-7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7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器材迷,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很多古典小说里,不也是用很多文字来描述兵器、马匹吗?这也许就是东西方的习惯不同:西方人喜欢交流技术,而自己回家则偷偷买好器材来用;而中国人喜欢公开交流器材,回家偷偷研究技术。这一点,楼主不知是否同意啊?

{:2_78:}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帖子虽然回复少,但是看到了好多真心的话语,激动万分
发表于 2010-9-1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讨论就讨论到人性了........
发表于 2010-9-1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玩什么的都有器材发烧友和技术发烧友。而且互相都不买账,不过说实话,器材派多少还是有的底气不足的,呵呵。比如吉他吧,看到人家拿把合板琴(前提是音准要好)都能把各种曲子弹得出神入化,然后自己拿把上万甚至几万的琴,连个小曲子都弄不利索,心里确实不是滋味。所以我觉得楼主的意思无非是建议大家在现有条件下好好练琴。好意的提醒。技术如果足够好了,有的时候好琴都不需要你自己买!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指弹中国FingerStyleChina ( 豫ICP备19034402号-1, 豫网文(2020) 1010-068号 )

GMT+8, 2024-9-20 10:51 , Processed in 1.06079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