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oming 于 2009-10-18 02:56 编辑
M.H.的曲子的难点感觉在于他的消音技巧,很多时候即使不弹也需要手指停留在琴弦上消除拨其他弦所带来的共振,尽力去做了所有的消音,所以可能在速度方面有些影响.
对于曲子大意的个人理解,正如曲子的名字,layover,相当于是一个短暂的停留,或者一个短暂的休息,在外出旅游的过程中,或者说是人生的旅途上。(下面是自己胡乱编的,欢迎大家批评,补充以及讨论)
曲子intro部分的泛音可能是象征旅途的开始之前,泛音的数量从少到多可能表达离开始还有多久,有点像倒数计时,还有5分钟,2分钟,最后一个泛音表达了计时的结束,旅途正式开始。
从第3小节至第13小节,可以看到的是低音很有规律,大部分都是又A和D以及少数的F构成。我的理解是在我们坐火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种极有规律的震动,也就是当火车开过两条铁轨拼接缝时火车会震动一下。规律的低音可能就是表达类似的震动。所以在低音声部几乎没有休止,不需要消音。偶尔的休止和消音可能为了说明某一次的震动有些小和其他不同。 关于旋律部分的消音我的理解是因为在坐火车的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景物,树啊,房子阿,都是一瞬即逝。旋律部分的泛音可能是看到一片比较大的小湖泊。
14小节至20小节,随着不断低音的升高,音量也在增加。可能表示正在上坡,当低音不再升高时表示已经到了一个小的坡顶。
21小节至33小节,我的理解是曲子的chorus部分,低音声部可能是为了描述小火车愉快的行驶的时候车轮卡擦卡擦得声音,和铁轨间的震动不同,卡擦卡擦显得声音很脆,有弹性,而震动相对来说比较闷。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chorus部分的低音需要不断地休止。而chorus部分的旋律可能是汽笛声。所以还是需要有一定的保留。
34小节至最后可能是对前面的旅途的一个小的浓缩。
整个曲子处于一种比较欢快的情绪中,所以速度达到176,弹得时候感觉有一点弹性,有点跳跃的感觉。在chorus部分的低音可能需要弹的比较脆。 |
|